
美国已经封杀大疆长达九年,从一开始将其列入限制名单,到逐步加严管控,似乎从未停止过。然而,回头来看,大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依然稳固,反倒是美国自身的无人机产业陷入困境,遭遇断供,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厂商也纷纷出现问题。这场持续的制裁不仅没有达成预期目的,反而让美国自己陷入了困境。
曾经,大疆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广泛流通,甚至在小型五金店里就能轻松买到备用电池和零部件。然而,随着美国封杀措施的加码,美国本土无人机品牌却无法满足需求,甚至有时等待一个新的电池就需要数月。假如发生紧急情况,设备无法正常运行,将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。
美国对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实施的一系列限制,导致美国无人机市场一片混乱。由于缺乏核心零件的供应,新无人机无法制造,旧机型的配件也难以获取。美军为之寄予厚望的小型无人机部署计划,也因关键部件断供而被迫多次推迟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虽然面临美国封杀,大疆依然坚挺。大疆此前曾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,反对国防部对其实施不合理的制裁。尽管美国政府几乎在十年间采取了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打压措施,但大疆不仅没有被打垮,反而通过自研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,逐步化解了制裁的影响。
展开剩余74%大疆之所以如此强大,完全是靠着扎实的技术积累。根据市场统计,大疆目前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4.3%的份额,工业级市场也超过50%,在美国商用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90%。可以说,市面上大多数航拍视频、农业无人机、消防救援无人机等设备,十台中就有七台来自大疆。
大疆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飞控系统和云台技术上。飞控系统可以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毫秒内进行整合,即使在强风等极端天气下,无人机也能稳定飞行。云台的三轴防抖技术则确保了拍摄画面稳定,不会因为震动而模糊。这些技术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在各种极限环境下反复测试与优化的结果。
美国对大疆的封杀始于2016年。当时,一架大疆无人机误降在白宫草坪,成为美国议员炒作“网络安全”问题的导火索。接下来的几年里,美国不断加大对大疆的打压力度。2017年,美国国防部将大疆列入“高风险清单”,理由是“可能泄露数据”;2019年,禁止联邦机构使用大疆产品;2020年,商务部将大疆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切断了美国企业对大疆的技术和零部件供应。2024年1月,国防部再次更新清单,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。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打压,大疆不得不向法院提起上诉,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。
虽然美国指控大疆可能存在“安全风险”,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有力证据的支持。显而易见,所谓的“安全问题”其实是美国为了扶持本土企业而设下的障碍。然而,他们忽略了无人机技术的复杂性,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并非可以通过简单的封杀来复制和赶超。
面对美国的打压,大疆没有选择妥协,而是通过加强自研技术,逐步替代从美国进口的关键部件。例如,大疆自主研发了图传协议、避障算法,甚至重新设计了飞控系统的逻辑。供应链方面,大疆也早早做好了准备,将关键零部件标准化,即使某些零部件断供,也能够通过调整软件来解决问题,生产不受太大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美国加大制裁的同时,大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反而逆势上升。一些热销型号因消费者提前囤货,价格甚至有所上涨。除此之外,大疆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布局也非常成功,当地的培训和合规团队已经建立,基本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。
相反,美国的本土无人机企业却频频遭遇困境。比如Skydio公司,虽然靠政府订单起步,但在量产环节却遇到严重问题。由于关键电池依赖进口,供应链受阻,导致生产受限,订单延误,现金流压力巨大,最终不得不关闭消费级业务。更早之前,美国的3DR、GoPro等公司也未能在无人机领域成功立足,最终因技术、质量问题退出市场。
美国国内对此开始出现反对声音。执法机构在无人机救援任务中高度依赖大疆设备,约90%的执法机构都在使用大疆产品。尤其是在紧急救援领域,大疆的依赖度高达92%。如果强制禁止使用大疆产品,许多重要任务将无法完成,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所谓的“安全风险”。
更有些州和警局直接无视禁令,自己掏钱购买大疆无人机,以保证紧急任务的顺利进行。美国参议院甚至在修订《国防授权法案》时,直接删去了针对大疆的禁令条款。并非因为政客们良心发现,而是因为实在顶不住来自民间的压力。
从技术层面看,大疆遥遥领先,专利数量超过五千项,飞控和云台技术的领先程度比竞争对手早2到3年。美国想要追赶上大疆,恐怕需要至少五年时间。其次,美国的供应链相比中国的完整产业链也相差甚远,重建这样一条链条的时间远不及大疆的先发优势。最重要的是,美国消费者购买无人机时,关注的从来不是“本土情怀”,而是产品的稳定性和性价比,大疆的产品在这两方面做得极致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美国一方面强调军事技术的“军民融合”,谷歌的AI被用在无人机上,SpaceX为美军提供卫星技术,但却不允许大疆享有“技术双用”的机会。这种双重标准显而易见。
最终,九年的制裁没有成功扶持美国本土无人机企业,反而让自家企业和用户受到了更大的影响。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:科技竞争从来不是“封杀游戏”,技术创新无法被政治打压所阻挡,市场的选择永远比政治命令更有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